优化成分
碳(C):3.6%~3.9%,增加石墨球数量,改善润滑性球墨铸铁 。
硅(Si):2.0%~2.5%,稳定珠光体组织球墨铸铁 。
合金元素:铜(Cu)(0.5%~1.0%)或镍(Ni):促进珠光体形成球墨铸铁 。
钼(Mo)(0.2%~0.5%)或铬(Cr)(微量):细化组织,提高硬度球墨铸铁 。
2. 改进铸造工艺
球化处理:确保石墨球圆整、分布均匀球墨铸铁 。
快速冷却(如金属型铸造):细化基体,提高硬度球墨铸铁 。
3. 热处理强化
正火(900~920℃空冷):获得高硬度珠光体(250~300 HB)球墨铸铁 。
等温淬火:得到贝氏体/马氏体,硬度>400 HB球墨铸铁 。
4. 表面处理
激光淬火/渗氮:表面硬度可达800~1000 HV球墨铸铁 。
喷涂耐磨涂层(如WC-Co):适用于高磨损环境球墨铸铁 。
5. 组织优化
珠光体基体:耐磨性优于铁素体球墨铸铁 。
细小石墨球(<50μm):减少剥落,增强自润滑球墨铸铁 。